读中国古代经典,就像一场思想之旅,总是能引人入胜。
近年来,书法家李品纯从中国古代经典中摘选名句,以隶书的形式,对经典名句进行书法创作,并认真揣摩,反复研读,又结合实际逐一赏析,最终形成了《隶书经典名句赏析》的书稿。
李品纯,广东省徐闻县人,出身于书法世家,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他幼承庭训,继承父辈笔法,经过50多年的苦练研习,创新“李氏隶字”,并精通楷、行字,出版著作《书法与棋话赏析》《诗棋妙韵》,在国内有“诗、棋、书三绝”之称。
2020年恰逢中山大学哲学系复办60周年系庆,李品纯编著的新书《隶书经典名句赏析》由母校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谨以此书为薄礼向母校汇报,向系庆献礼。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导演、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杨东升为该书撰写了序言:经典名句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精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中华文化的灿烂星空中,经典名句犹如一颗闪亮的星星,激励着中华民族焕发战天斗地的英雄意志,指引着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经典名句富有哲理,题材丰富,引人入胜,充满能量,催人奋进。国家领导人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引用经典书籍中的内容,使常用的名句更加具有文化魅力,使不常用的名句重新焕发光彩……
全书共收录98句经典名句,分为五大篇:政事、治学、德行、处世、事功篇;赏析中包涵有哲学、国学、伦理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政事篇03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赏析:“民”与“邦”的关系就是“家”与“国”的关系,国是由无数个家组成的。家是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需要国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保证家的正常社会活动。国如果离开家,也就无所谓国了。没有了家的支持,国就是孤立的。
例如治学篇26页,“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赏析:这句话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告诫年轻人在体力充沛、思维敏捷的时候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不要虚度光阴,为今后进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没有文化会导致个人一事无成,过着浑浑噩噩、庸碌无为的日子。有知识做高管,没文化做苦力已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青春是美好的,年轻人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和知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潮流。
例如治学篇42页,“满招损,谦受益”赏析:有好德行的人,不仅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而且能够以端正的态度辩证地去认识别人。一方面,要充分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专长和短处;另一方面,在自己不太懂的领域,不要妄自尊大,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想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读书百篇,不如名师一点。骄傲自满将使人受损,不耻下问则使人增益。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学习,国与国之间也要相互取长补短。
同样,全书也展示了李品纯98幅隶书作品。他的隶书,古拙浑厚,用笔精妙娴熟、方圆兼备,行笔以中锋为主,线条劲健有力,平静中透露出飞动之美;行笔过程,一波三折、起伏分明,充分体现其笔法美学思想。
李品纯将楷书笔韵反哺于隶书中,结字上解散原碑的字型结构,采用中宫收紧点划伸长的方法,和其方圆结合的笔法配合的天衣无缝。他打破原碑章法,采用楷书字字独立,左右空间增大的方法,整幅作品表现出四平八稳的端庄厚实,彰显出飘逸神韵。
李品纯以自己的学识和书法对经典名句加以赏析,充满智慧,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发人深省。他把经典名句与书法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使经典名句与书法艺术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起到了令人易记易学耳熟能详的效果,也为书法艺术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
新作《隶书经典名句赏析》是李品纯继2008年《书法与棋话赏析》和2011年《诗棋妙韵》之后的第三本著作,自此,也完成了1983年中山大学毕业之时,立下写三本书的誓言。三本著作是李品纯文化和艺术的结晶,凝结了他的智慧和汗水,见证了他的书法水平和艺术修养不断提高。
然而,学无止境,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李品纯希望把书法这门艺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发扬光大,把书法的思想理念,自己的学研体会和更多人分享,让大家能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和身心的愉悦。
书作赏析:
--大手笔网(www.dashoubi.org)中国第一文化门户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