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同学们在钱塘江文化的熏陶下,以儿童的视角,走进生活,对话未来。2020年11月25日下午,杭州市茅以升实验学校开展“童心创想沿江未来社区——钱江文化的现代表达” PBL-STEM+学习成果展示。活动特邀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王世美,浙江省STEAM教育研究工作站成员、杭州市STEAM教育教研员萧琪副主任,江干区教育局教育一科潘江儿副科长,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曾宣伟主任、汪湖瑛主任,原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总辅导员施泽民,江干区STEM+联盟校成员及STEM项目24学时培训班学员与会。
这是学校项目化学习的第四季,围绕“未来社区”主题,紧扣时代发展的命题,以跨学科整合、项目化学习等形式探索STEM+,为孩子们搭建一个探索未来、提升思维的平台。在项目的开展中,教师作为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循循善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甚至争论来生成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运用多种学习支架推动学生的主动探索,通过项目化学习引发学生更富有创造力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生长。
同学们思考未来,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究钱塘江海塘工程;同学们将目光投向小区景观水域,对未来社区水资源的思考充分与人文相结合;疫情影响下,一米间隔如何保持?小区外的快递如何省时省力带回家?回家路上看到地铁工作人员作业的不便可以如何行动?二孩时代如何高效省空间促情谊?在未来,人们如何更智能、更便捷、更安全、更文明地生活?这些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同学们通过项目化学习,解决这些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制作出海塘文化文创产品、多功能测距书包、提高屏蔽门故障处理效率的LCB钥匙、智慧小区最后百米接驳车、未来社区创客作品等。这些成果有些已经经过不断的实践改进投入使用,甚至还被有关部门采纳。
茅以升实验学校作为江干区STEM+教育联盟的种子学校,一直致力于“让儿童走进科学,科学走进儿童”的科技教育研究与实践。近年来,在前三季的活动中,研究主题从最初的“桥”概念走向了现实社会,经历了“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从1.0版探索,到2.0版创新,再到3.0版出样态的探索过程,并逐步向着项目化学习的实质靠近,从开始的关注项目要素设计与实施,到深入深度学习、真实性学习、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社会性成长等。本季的项目化学习,以PBL赋予了学校STEM教育的新活力,让学生在尝试解决生活真实问题中与社会性成长相接轨,从而实现STEM+教育融入深化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模式的实践中,促进每一个学生自由、充分地发展。
未来,学校将继续进行项目化学习的探索研究,以桥梁精神为引领、以项目学习为载体,深入探究、积极探索STEM教育,让教师为成长而教,让学生为未来而学,让彼此遇见更好的教育!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