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管理带来难点,传统依赖人工巡查的粗放管理方式,随着城市设施的越加复杂变得难以为继。
违法建设、车辆乱停、建筑垃圾乱倾倒等城市通病如何治理?城市桥梁监测、积水易涝区域等安全隐患如何发现?台州市用物联网技术来破题,使用视频监控、物联采集等方式,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执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记者日前在台州采访时发现,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一群执法更加精准而有温度的“城管”,正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智慧。
数千火眼金睛
不眠不休智能巡查
台州市民李某某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带着4岁的儿子爬上市民广场一米多高的城市小品,还没来得及拍照,就收到广场广播的“问候”:“请这位穿深色外套的市民停止攀爬雕塑!”
这是台州市城市管理协同平台利用各类物联网传感器发挥作用。李某某的不文明行为被周围的视频捕捉设备记录下来,传递到近一公里外台州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的大屏上。正在值班的工作人员看到后,当即连通广场广播喊话。
借助台州全市超过3000个各类视频监控,这个“智联网”平台可以实时看到市区交通道路、市容秩序等方面的相关情况,并实时分享给基层执法人员。
智能设备通过算法自动将不可停机动车的区域标记出来。
“大部分视频设备安装了智能芯片,通过一定的算法,可以自动发现违章停车、占道经营、随意倾倒垃圾等情况。”台州市智慧城管中心业务科科长王晓透露了视频监控背后的“秘密”。算法自动将不可出现异物的区域标记出来,一旦有车辆、小摊等物体在其中停留时间过长,就自动上报系统后台。
24小时不眠不休,智能设备发现问题的效率是人工巡查的5倍。而它的威慑力使得当地违法行为的发生率较系统上线前下降九成。
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集聚区分局执法队员陈刚,几年前总是要跟几袋垃圾“较劲”。作为基层执法人员,前些年,陈刚一周能接到三五条群众举报投诉,辖区内各个角落甚至马路中央,不时出现成袋的建筑垃圾。
陈刚所在的中队辖区内有不少工地,一些施工队为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把垃圾扔在各个监控死角。等到群众和执法队员发现,肇事者早已不知所踪。
城市有效治理的背后,是对城市治理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借助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视频设备和数据,台州将477个在建工地、建筑垃圾消纳场和2386辆渣土运输车全部纳入监管体系,实时监控工地建筑垃圾生产、运输、消纳的全过程。
“利用车载GPS和车载视频,我们能在平台上查看运输车辆的位置,还可以进行轨迹反查,查看车辆是否按规定路线运输。”陈刚逐渐感受到新技术带来新变化,违法行为少了,涉事者也难以逍遥法外。
今年4月14日,陈刚久违地接到了环卫部门的投诉,在一个十字路口,一夜之间混凝土散落得到处都是。和以往急匆匆赶赴现场不同,他打开平台,运用检索功能迅速锁定了涉事车辆。不到半天时间,他借助公安交警部门的数据,找到车辆所有者,上门完成了查处。
部门间的数据协同,进一步推动平台功能的强化。据介绍,城市管理协同平台明确了全市38个专业部门和9个县(市、区)的责任,将全市60个乡镇(街道)、320余个单位和他们所拥有的部分智联网设施纳入系统。
台州数字化城市管理办公室的大屏上,实时显示全市各点位监控画面。
几毫米下降
精准感知化解路面安全隐患
窨井盖、路灯、沿街广告牌……城市治理的相关内容随处可见,任何细节处理不到位,都有可能诱发风险。
“我们需要掌握城市的各个细节,建立城市管理执法的基础数据库。”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台州对全市主城区3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窨井盖、路灯、门牌、户外广告等121类、226.4万余个城市部件进行精确普查和系统编码。全市入库沿街商铺56849个、企业单位2918个、社区人员7508名。
有了这个数据库,执法队员只需打开手机,就能找到执法对象的相关数据。“有时遇到执法对象不配合的情况,我们通过平台就能查到信息、巩固证据、完成案件办理。”王晓说。
数据库建立之后,这些海量的数据还能派上什么用场?台州的答案是:用物联网技术,给城市治理“找茬”。
2019年,黄岩区市政服务中心安装在个别窨井盖上的传感器传来一条信息——井盖高度下降了几毫米。台州市城市管理协同平台将这条线索发送给当地市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勘查后发现,由于长期被车辆碾压,部分井盖不堪重负发生沉降,造成路面高低不平,影响行车的舒适和安全。
窨井盖提质工作迅速提上了日程。不到一个月,一批具有防沉降、防变形、防坠落功能的新型窨井盖被替换上岗。“多亏传感器替我们及早发现问题。”换好窨井盖,黄岩区市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蒋海波心有余悸,“如果窨井盖突然坠落,将是巨大的安全问题。”
相比窨井盖,许多更普遍的问题也有待解决,比如城市积水。
“以往每到暴雨天特别是台风天,执法队员就要全城巡逻,第一时间上报积水深度等情况。”王晓告诉记者,在桥洞等积水较深的地点,探查积水深度对执法队员来说有些危险,上报的情况也未必准确。
这样的窘境被物联网技术完美解决。今年7月,台风“黑格比”给台州带来强降雨,城区桥洞、公园、路面等多个点位出现积水。平日里看上去和路灯无异的水位监测设施在识别到积水后自主启动,向城市管理协同平台发送内涝风险预警和积水情况分析,提示指挥人员做好防涝应急准备,同时也为市民出行提供参考……
将城市治理的隐患消弭于无形,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以智慧化推动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据悉,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已和中国移动、海康威视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和“AI联合创新实验室”,运用智能视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人脸、车牌、场景、物体、行为等内容的动态追踪识别,自动预警城市管理违规行为。
工作人员查看“智联网”平台信息
24小时监测
规范化执法更受欢迎
智慧平台对城市治理各个环节24小时无死角监测的同时,也改变了执法队员的工作方式。
椒江区行政执法大队葭
编辑:DEF168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