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针灸鼻祖皇甫谧第二故乡新安为何会在“河南义马礼召”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0-10-19 14:58:02

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皇甫谧画像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河南省义马市新安故城遗址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甘肃省灵台县张鳌坡皇甫谧墓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针灸鼻祖皇甫谧第二故乡为何在“河南义马礼召”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李志锋①  方智敏②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摘要】通过对魏晋时期针灸鼻祖皇甫谧生活地古新安的全面考究,肯定生卒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的皇甫谧幼年徙居新安在今河南义马,并且皇甫谧在义马生活了40多年,完成了他人生中的大部分著作。其中在义马起笔,灵台成书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针灸医学专著,由此得出义马为皇甫谧第二故乡的定论。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关键词】皇甫谧;灵台;新安;义马;针灸甲乙经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一)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皇甫谧其人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皇甫谧(Huangfu Mi)(公元215—282),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皇甫湾人,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幼年随叔父徙居新安(今河南省义马市)。他是中国魏晋时期集文、史、医、哲于一身的文化圣人,为魏晋时期学术成就最高、著述最为丰富的文化学者,是河洛文化的代表性人物,被学术界尊为千古学者。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他一生以著述为业,中年身患风痹之症,犹手不释卷。晋武帝时累征不就,自表借书,武帝赐书一车。其先后编撰了《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著述了《玄守论》、《释劝论》、《笃终论》等哲学著作,写下了以礼拒召的《让征聘表》,亲身试针、试药,写下了《解服散说》、《针灸甲乙经》等医学典籍。尤其是其撰集的《针灸甲乙经》堪称旷古医书,在世界针灸学发展史上及中国医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皇甫谧因此被联合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针灸医学鼻祖、中国古代十大名医”,被称为唯一可以和孔子齐名的文化圣人。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清代李巨来《书古文尚书冤词后》曰:“考晋时著书之富,无若皇甫谧者”。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清代历史学家钱熙祚《帝王世纪序》曰:“皇甫谧博采经传杂书以补史迁缺,所引《世本》诸子,今皆亡逸,断璧残圭,弥堪宝重”。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二)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皇甫谧幼年徙居之新安何以在义马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唐·房玄龄等编著的《晋书·皇甫谧传》载曰:“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从今天我们在网上和各种研究皇甫谧的文章中,看到的皇甫谧徙居的新安,后面的备注有两种说法,一是今河南省渑池县,一是今河南省新安县。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揭开笼罩在皇甫谧幼年徙居新安的重重谜团,正本清源,还历史一个真相吧!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根据皇甫谧的生平来研究皇甫谧幼年迁居地新安县的置所是这个问题的关键。皇甫谧生于东汉、长于曹魏、卒于西晋。时间段即公元215—282年。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今天,我们就根据正本的历史资料来进行研究古代新安县的置所所在地。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清·康熙三十三年(1768年)《新安县志》卷二《沿革志》谓新安,“秦置郡县,始名新安,属三川郡”。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置新安县,取新治安宁之意,故址在今渑池境内,属三川郡。(见民国28年张钫主编的《新安县志》)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又根据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渑池县志》卷上《地理志·古迹》有“新安县,治东十五里,世传谓新安故县,今改为塔泥村”。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以上史料说明新安置县于秦,但县城位置不在今址。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载曰:“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万于新安城南”。根据义马市档案信息网(2012年8月9日)《楚坑遗址》篇显示:公元前206年,项羽坑杀20万秦军降卒于河南省义马市千秋镇二十里铺村西李杏湾村,俗称万人坑。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魏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曰:“十余年间,百姓死没,相锺于路。陈、项又肆其余烈,故新安之坑,二十余万,彭城之战,沮水不流”。皇甫谧在这里所写的新安之坑正好与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相吻合,而这个新安之坑就是现在河南义马千秋镇二十里铺村西李杏湾村的楚坑遗址。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唐·李泰编著《括地志》载曰:“新安故城在洛州渑池县东一十三里,汉新安县城也。即坑秦卒处”。而渑池县东一十三里所置的汉新安县城正是今天河南省义马市西南三公里的千秋镇二十里铺村。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由此说明,汉代的新安县在今天的河南省义马市境内。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西晋·潘安仁《西征赋》述其奉命为长安县令,赴任时将路途经历,录而为《西征赋》,其赋中有“夭赤子于新安,坎路侧而瘗之。亭有千秋之号,子无七旬之期”,这一段记事。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其次,潘安仁的《伤弱子序》一文中,亦有“三月壬寅,弱子生。五月,之长安。壬寅,次于新安之千秋亭。甲辰而弱子夭,乙巳,瘗于亭东”。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千秋亭即今义马市之千秋古村,是晋代新安县城附近的一个亭。亭是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县下设亭,为最基层的行政管辖单位。汉高祖刘邦,曾任泗水亭长。据此两则记载,晋时之新安县城,有可能在今义马之千秋镇一带。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唐·李吉甫编著《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新安县》条目中,谓:“新安县,畿。东至府七 十里。”这与现在新安县城距洛阳市的里程是相符合的。又谓:“本汉旧县,属弘农郡。晋改属河南郡,后魏属新安郡。周武帝保定三年(公元563年),省新安郡,又于今县置中州。建德六年(公元577年)省中州,又置新安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置谷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省谷州,新安属河南府”。又云:“县城本名通洛城,周武帝将东讨,令陕州总管尉迟纲筑此城,以临齐境”。这则记载较为系统的列述了新安县历代建置称谓及所属郡国州府情况。由于唐·李吉甫编著此书时上距周、隋仅二百来年,故所载事实较为可信。今天的新安县城原名通洛城,是周武帝于保定五年东讨北齐时,命陕州总管尉迟纲在函关城的基础上又筑建的,在周武帝保定三年以前归新安郡管辖。保定三年将函关城改置为中州,州治即函关城,保定五年将函关城改为通洛城,到了建德六年,省免中州,又置新安县。新安县治(城)何处未详。隋开皇十六年复于中州城改置为谷州。唐贞观元年撤谷州后,建立新安县城至今。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认为汉晋时期的新安县城位于今河南省渑池县或义马市境内。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然而,翻阅渑池县的文献资料,很少有在渑池置古新安县的记载,《渑池县志》载曰:“渑池,秦时置黾池县,属三川郡。西汉黾池亦名彭池,属弘农郡。三国魏始改县名为渑池,属恒农郡。晋代属弘农郡”。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从今天的地理位置而言,义马市是渑池县中的县中市。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国家进行文物普查时,确定了今义马市二十里铺石河村西南约1.5公里处涧河北岸、古崤函古道边缘处一个巨型大坑,为公元前206年项羽坑杀秦卒二十万处。楚坑遗址确定。1978年,在楚坑附近今义马市二十里铺石河村考古发掘,发现一个约20万平方米的古城遗址。上世纪八十年代再次进行考古发掘,确定石河村古城遗址为上述史籍、史料记述的新安县原始古城。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19日,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新安县因历史朝代更迭,行政区划历经变迁。从公元前221年设立,直至公元605年新安东迁,以义马市石河村新安县县治为中心,存在了826年。渑池县自西汉设县,同时并存。皇甫谧幼年随其叔父迁徙新安,即今义马市石河村新安县县治境内。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隋朝建立后,新安县东迁,即今天河南省新安县址。原新安县区域划归渑池县管辖。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1970年7月,成立义马矿区,将原属渑池县管辖的义马公社的石佛、马庄、南河、常村、河口、苗元、程村、湾子、霍村、义马、千秋、礼召、二十里铺、马岭、裴村、郭庄、付村、石门、梁沟、三十里铺等20个大队,分设千秋公社、常村公社和义马镇,为义马矿区管辖。1981年4月4日,经批准在义马矿区基础上设立义马市,管辖区域不变。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今人之所以把皇甫谧迁居的新安之地误定为今天的河南省渑池县或者新安县,这与新安县和渑池县的历史变迁,以及义马从渑池析出设市,而又未能深入考证是密切相关的。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综上所述,可以确定,皇甫谧幼年迁徙之新安,为今义马市石河村新安故城无疑。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三)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皇甫谧徙居新安后居所何以为今之义马礼召村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在义马市10个行政村中,有一个别致的村名“礼召”村。自古以来,很少人能说清来龙去脉。这源于皇甫谧以后的时代,在以崤函古道为走廊的洛阳与长安之间,经历了西晋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南北朝时代,数百年的征战厮杀,南北朝对峙,朝代的多频次更迭,原有的土著居民,早已四散逃亡,而官府留下的文字资料早已泯灭。礼召之名,不可考究。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然而,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选拔中,九品中正制是朝廷沿袭的制度。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公元220年,曹丕用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而被查访到符合朝廷做官的人,上报朝廷,皇帝下召,以礼征召其到朝廷做官。这便是“礼召”的本意。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据《晋书·皇甫谧传》记载,皇甫谧20岁受到叔母教诲,浪子回头,发奋学习,手不释卷,带经而农,时人称其为“书淫”。26岁,著称《帝王世纪》、《年历》。公元255年,皇甫谧四十岁,因叔父“弱子既冠,丧所生后母,遂归本宗”即回到甘肃灵台。公元256年,因蜀国姜维进击魏国陈仓(今陕西宝鸡),甘肃灵台成为魏蜀两国交战前线,遂再次回到义马(根据陈寿《三国志》考证)。这在皇甫谧传中,叔母叱止其因服寒食散痛苦意欲自杀,可得佐证。46岁,被魏相司马昭征召,皇甫谧做《释劝论》,不仕。公元267年(五十一岁),晋武帝续诏不仕。公元269年(五十三岁),武帝频下诏敦逼其到朝廷为官,他上疏自称草莽臣,做《让征聘表》乃不仕;公元270年(五十四岁),又举其举贤良方正,不起,自表就帝借书,武帝送书一车,后前往女几山(今河南宜阳)授徒(根据《晋书·张轨传》、民国版《宜阳县志》考证);公元274年,为躲避朝廷征召,遂返回故乡安定朝那。公元277年(六十一岁),晋武帝又诏封为太子中庶、议郎、著作郎等,皆不应,先后前往陕西陇县龙门洞、甘肃平凉崆峒山避诏并与陇上名医青牛道士封君达在崆峒山论道作《问青牛士说养生法》。公元278年,著惊世骇俗的《笃终论》。公元280年,作《三都赋序》,引发“洛阳纸贵”。公元282年,《针灸甲乙经》成书,皇甫谧病逝张鳌坡(今甘肃省灵台县独店镇张鳌坡村皇甫谧墓),享年68岁。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皇甫谧如此多的征召,均因自身疾病和形象,以礼拒召。朝廷以礼征召,他以礼拒召,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皇帝征召必然要到他居住的地方。因此他居住地方便与“礼召”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今天的礼召村,位于新安故城涧河(古称渑水)南岸,崤岭蒿梨山下。与新安故城仅一河之隔。隔河与新安故城(现今石河村)相望。礼召村,风景秀丽幽雅,依山傍水,远离市井繁杂,最适宜于耕读传家,著书立说。又距离县城不远,过河即到。这必然是皇甫谧著书立说,成家立业的最佳选择地。更重要的是,因其当时的盛名,惟有他那样的人物,方可能得到皇帝的礼遇和征召。查遍义马历史人物,除却皇甫谧外,无第二人。礼召之名,逐渐在历史的烟云中演化为地名和村名。这是对礼召村名来历的最好解释。同时村名也证实了皇甫谧在义马的生活居住地。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在皇甫谧自传的《玄晏春秋》中记载,“与从姑子梁柳等击壤于路,或编荆为盾,执荻为戈”、“又好桑农种藏之事,且养鸡鹜”、“新安寺有槐,而鹊巢之。雄鸡夺而栖焉。永安令繁琏,予之族姑子也”等自述来看,礼召村南靠蒿梨山,荆条比比皆是,北临涧河(古称渑水),涧河在这里向北向东拐了个大湾,是芦苇(芦苇杆称荻)的最佳生长地和养育鸭子(古称鹜)地。皇甫谧《玄晏春秋》中记载的新安寺所在地正是涧河向东北拐大弯的地方,即今天义马市的义马村。而礼召村也完全符合这一环境地理特征。同时,皇甫谧在其《高士传》中,撰写了闵贡与周党的故事,而周党正是今渑池县东汉时期的隐居名士,皇甫谧将闵贡与周党的故事收列在其撰著的《高士传》中,可见当时他对当地人物的熟知程度。皇甫谧《高士传》载曰:“闵贡字仲叔,太原人也,世称节士,虽周党之洁清自以弗及也。党见仲叔食无菜,遗以生蒜,仲叔曰:“我欲省烦耳,今更作烦邪!”受而不食。”据渑池县历史沿革表《渑池县志·民国十七年版》,证实东汉至晋,渑池县治在今洛宁县西北,今渑池韶山、周党隐居的不召寨当时均在新安故城管辖范围。据渑池县考古发现,在汉魏时期渑池县火车站附近,曾是一个冶铁打造农具的地方,渑池博物馆收藏的在此出土的汉魏时期的铁铧犁等农具上铸造有篆书“新安”二字。可见这里当年也曾是新安故城管辖范围。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况且,通过对新安、渑池、义马等地村名查询,唯有义马有个“礼召”村,其他地方均无“礼召”之名。根据史料考证,皇甫谧终其一生(公元215——282),在义马礼召生活了四十三年(公元230——公元274年,其中255——256年归还本宗在甘肃灵台)。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据此,可以基本认定义马市礼召村为皇甫谧徙居新安的居住地。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四)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的义马地理文化元素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洞明医术,遂成其妙”。皇甫谧撰集的《针灸甲乙经》是世界医学名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该书集《黄帝内经》中《素问》、《九卷》(即《灵枢》古名)、《明堂》三书中有关的针灸学内容精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做了十分繁重的选材整理工作,并加入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而撰集成书。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曰:“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亦有所亡失,其论遐远,然称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编次。比按仓公传,其学皆出于《素问》,论病精微。《九卷》是原本经脉,其义深奥,不易觉也。又有《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皆黄帝岐伯选事也。三部同归,文多重复,错互非一。甘露中,吾病风加苦聋,百日方治,要皆浅近,乃撰集三部,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至为十二卷”。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皇甫谧历时26年(公元256—282)撰述的《针灸甲乙经》卷一至卷六为中医基本理论和针灸基础知识,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腧穴主治。卷一主要论述人的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与肢体五官的关系等。卷二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标本、经脉的循行路线和发病情况以及骨度、肠度等。卷三为腧穴主治部分,共厘定了腧穴349个(其中单穴49个,双穴300个),并采用分部依线的方法,划分了头面、颈、胸、腹、四肢等35条线路。详细叙述了各穴的部位、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卷四叙述了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的具体内容,重点论述了四时平脉与脏腑病脉、死脉以及三部九候的诊断方法。卷五为针道,详述了九针的形状、长度和作用、针刺的手法和补泻的方法、针刺的禁穴与禁忌等。卷六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主,论述了生理与病理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从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内、外、妇、儿等科,尤以内科为重点,涉及多种病证,在治疗方面,书中介绍了晋以前针灸治疗各种疾病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全书共列腧穴主治800多条,为后世针灸治疗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针灸甲乙经》的腧穴和腧穴主治部分保存了已失传的《黄帝明堂经》的内容。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黄龙祥在其《针灸甲乙经》校注、《黄龙祥看针灸》《中国古典针灸学大纲》中均提到,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中医针灸学的奠基之作,皇甫谧结合《素问》《九卷》《明堂》撰集而成的《甲乙经》是中医针灸学史上的里程碑。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李鼎曰:“《甲乙》以《明堂》为贵,《明堂》赖《甲乙》以传”。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在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一《十二经水第七》中载曰:“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渑水,今统称涧河,自渑池东来,流经礼召村北,河北便是新安故城。在《针灸甲乙经》卷三中有三个以地名命名的穴位异常重要,分别是天池穴、云门穴、石门穴。天池在今渑池县天池镇。云门在今渑池县韶山,有云门寺,石门为今之义马市石河上游石门村。如上文所考,魏晋时云门、天池均在新安故城管辖范围。由《针灸甲乙经》衍生而出的人体面部分诊区中,有驿马区和仙崖区。驿马,为义马古地名。仙崖为今义马市千秋古村(千秋亭)南之仙崖山,与礼召村之蒿梨山比邻而居,西距礼召村约1.5公里。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本文作者亲临义马地区、和义马附近的这些有关地名,进行详尽的地理环境考证,均印证了《针灸甲乙经》中这些穴位名称上的地理称谓。这正如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把自己的生卒地灵台地名属性(朝那镇三里村皇甫湾、独店镇张鳌坡村皇甫谧墓)作为人体“手三里穴”一样,融入了深厚的故乡情结。由此可见,当时的新安,即今天的义马,在皇甫谧本人心里所占的分量之大。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五)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皇甫谧文化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中的重要地位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国古代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的文化。河洛地区指的黄河中游潼关至郑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围地区,包括颍水上游登封等地。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而魏晋时的新安(今河南义马地区),为当时首都洛阳的京畿之地,东距洛阳不足60公里。皇甫谧当时虽居义马,但经常到洛阳游学,遍交洛阳名士,其在义马礼召著述的《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守论》、《释劝论》以及以礼拒召的《让征聘表》,名动洛城,享誉四海。他为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名篇《三都赋》作序,引起轰动,当时因皇甫谧的推荐,洛阳城内争相传抄《三都赋》和《三都赋序》,一时引发洛阳纸张价格大涨,“洛阳纸贵”传为佳话。《帝王世纪》更是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三千年,使华夏文明有了八千年的灿烂文化,其中《帝王世纪》中记述的黄帝有熊氏建都新郑,更成为黄帝故里在新郑的最主要证据。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其在义马礼召起笔、最终在甘肃灵台完成的旷古医学奇书《针灸甲乙经》,更是中华文明、中华医学的国之瑰宝,是世界医学名著的珍贵典籍。(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现已列入“世界非遗”,《针灸甲乙经》现今已在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针灸鼻祖”的皇甫谧是当今华夏文明走向世界的文化坐标。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皇甫谧取得的一系列文化光辉成就,来自于河洛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并在河洛地区完成其文化的集大成。皇甫谧文化当然也成为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皇甫谧文化,发挥好中华文明中河洛文化的重要作用,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让皇甫谧文化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应当成为我们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在当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参考资料: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01.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02.魏晋·皇甫谧《帝王世纪》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03.魏晋·皇甫谧《高士传》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04.魏晋·皇甫谧《玄晏春秋》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05.魏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06.西晋·陈寿《三国志》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07.西晋·潘安仁《西征赋》《伤弱子序》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08.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六引皇甫谧《解服散说》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09.唐·房玄龄等编著《晋书·皇甫谧传》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10.唐·房玄龄等编著《晋书·左思传》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11.唐·房玄龄等编著《晋书·张轨传》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12.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二十二·服诸石药及寒食散已违失节度发病疗之法合四十五条第三》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13.唐·李泰《括地志》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14.唐·李吉甫(编著)《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新安县》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15.清·康熙三十三年(1768年)《新安县志》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16.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渑池县志》卷上《地理志·古迹》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17.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浅仓屋藏版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18.《新安县志》,(1939年)张钫主编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19.《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1982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甘肃分会针灸委员会编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20.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南省志·地名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21.戴庞海《中原文化大典·地理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22.《皇甫谧遗著集》(文学卷、医学卷),广陵古籍出版社2008年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23.《针灸甲乙经》(黄龙祥校注),华夏出版社2008年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24.《黄龙祥看针灸》,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25.李鼎《皇甫谧和针灸甲乙经》,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年3月27日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26.CCTV央视网《甘肃灵台县:“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故里全力弘扬中医养生文化》,2012年5月18日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27.国学网《国学人物·古代人物·皇甫谧》,2012年7月23日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28.义马市档案信息网《楚坑遗址》篇,2012年8月9日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29.许武章、许菁斐校注民国版《宜阳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1日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30.CCTV10百家讲坛《名医是这样成名的之皇甫谧》,2013年3月25日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31.栾贵明编著《皇甫谧集》,新世界出版社,2016年1月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32.黄龙祥《中国古典针灸学大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33.中国政府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19〕22号,2019年10月07日(新安故城)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备注: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①李志锋,甘肃灵台人,皇甫谧针灸术传承人、皇甫谧文化研究学者、国际针灸师。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②方智敏,河南义马人,义马市文联作家协会代表、皇甫谧文化研究学者。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大手笔网(www.dashoubi.org)中国第一文化门户aaa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编辑:DEF168BBB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