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恩施州利川市某村,提起王德胜(化名),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竖起大拇指,说一句这个男人真有种。他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癫痫儿子的故事,更是在当地传为佳话。
王德胜今年50岁,儿子小超(化名)今年20岁。曾经,王德胜是村里的干部,自己刻苦耐劳,妻子温柔贤惠,加上儿子聪明可爱,一家人生活非常美满。但是,就在儿子5岁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
聪明可爱的儿子突发癫痫
儿子小超在高烧后出现了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的症状,并且在之后的一段日子里经常发作。家里人吓坏了,连忙把小超送到医院一检查,医生拿着报告单说是癫痫。王德胜不知道癫痫是啥病,医生又解释,就是大家常说的“羊角风”。
医生这句话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把王德胜打懵了。“羊角风”他知道,隔壁村就有一个这样的患者,四五十岁了都没结婚,整天衣衫褴褛的在村里游荡,被大家嘲笑,最后在一次发病的时候掉进水塘淹死了。
要知道,在农村地区,“羊角风”意味着不治之症,甚至大家都拿这个病当“精神病”来看。谁要是得了这个病,男娃娶不到媳妇,女娃嫁不出去。
一阵惊慌失措之后,王德胜很快下定了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儿子的病看好。
一边给儿子看病,他一人做三份工作
看病就得要钱,为了挣钱给儿子看病,王德胜每天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先把地里的庄稼收拾一遍,然后再匆匆赶去工地做力气活,晚上收工后再去一些木材厂、加工厂打零工。常年的风吹日晒超负荷劳作,原本一表人才的王德胜变得又黑又瘦。为了不耽误村里的工作,他还辞去了村干部的职位。
王德胜回忆,那段日子很苦,但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的身影,看着妻子温顺的等在饭桌前期待的目光,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无尽的希望与力量。然而,随着癫痫复发次数的增多,小超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了。
王德胜带着小超,跑遍了周边的各大小医院,甚至连一些私人诊所、老中医都去找过,吃过很多偏方土方,但是发作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
“德胜可是真不容易啊!他一个大男人又得种地打工养家又得带孩子看病,有时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就是那样,我们也没有听到他抱怨一句!”邻居大妈谈到王德胜时,眼里泛起了泪花。
执着终于得到回报
“要是能去北京、天津的大医院,如果能请到更好的医生,说不定儿子的病会好点吧,但我们实在没那个条件。”王德胜无奈的说,“我有一百我就拿出一百给他治,我有一万我就拿出一万给他治,钱花没了,人就算治不好,我也心安”。
到了2019年,王德胜的执着,终于还是得到回报。有一次他来武汉的工地打工,从电视新闻上知道了由市慈善荆楚抗癫基金管理办举行的癫痫病精准诊疗临床推广月正在进行,接受精准诊疗还能申请医疗援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王德胜带着儿子来到癫痫病精准诊疗临床推广月的实施单位。筹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工作站的武汉中际中西医结合癫痫医院。
果然是术业有专攻。经过武汉中际的治疗,小超多年的癫痫病很快得到了控制。不仅发作次数锐减,连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根据小超的主诊医生,武汉中际癫痫医院石学敏院士工作站专家组的陈志军主任介绍,小超的癫痫久治不愈,主要是以前没有得到过规范系统的检查和治疗,分型不明确,治疗也没有针对性。现在采取精准诊疗后,小超的病有很大概率可以治好,以后像正常人一样上班、生活都没有问题。
陈主任的话,让王德胜这个一向沉默坚强的汉子当场落泪,辛苦奔波了这么多年,终于看到了希望。
“我感恩,我有一个如此伟大的父亲,他虽然在物质上不能给我太多,但他的责任心教会了我如何做人,他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我会努力成为一个和父亲一样负责人有爱心的男子汉……”听着儿子小超的话语,看着儿子变得积极乐观的样子,王德胜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感言,武汉中际医院和精准诊疗,给他的家庭带来希望。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