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蔡君彦 摄影 许俊文
2月27日下午,27岁的张沙沙躺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床上,为一位素不相识、远在中国香港治疗的男同胞捐献"生命种子",大眼睛、爱笑的她,不时扭头凝望从自己体内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满眼慈爱,心里默默祈祷:希望患者能平安健康……
"我一直觉得,能够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张沙沙对记者说,她老家在焦作沁阳,目前在郑州中科甲状腺医院工作,因为多次目睹白血病患儿及其他重病患者痛苦的神情,她特别能体会患者对健康的渴望。
平日里,这位热心肠的90后美女通过自己的方式为生命加油——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带头儿参加义诊活动献爱心,等等。
张沙沙清楚地记得,她在2015年6月的一天通过宣传活动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得知中华骨髓库需要更多志愿者加入、才能帮助挽救更多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她专门请假前往河南省血液中心,采集血样、留下资料,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当时就像,如果有朝一日有患者需要我捐献救命,我一定会捐!"
2018年11月,张沙沙接到郑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当即同意捐献,"很意外,也很激动。"张沙沙说,得知她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有爱心的家人也都支持她。
经过三个月的等待,张沙沙顺利通过了高分辨配型、体检等流程,定于2月27日下午捐献。她后来才知道,自己要救的人,远在香港治疗。
捐献的前一天,刚好是张沙沙儿子的两岁生日,因为要在郑州按时注射动员剂、为捐献做准备,她无法赶回焦作老家陪孩子过生日,不免有些遗憾,可她并不后悔,"孩子知道妈妈是为了救人不能陪他过生日,他会为我自豪。"张沙沙说,这也是她送给孩子的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回想自己两年前历经千辛万苦把宝贝儿子带到这个世界,两年后,又"扛"过了注射动员剂后的身体不适反应,帮助一位素不相识的患者重燃生命希望,张沙沙不由得感慨生命的可贵,人间真情的温暖。"山高路远,只要他好了,一切都是值得的!"说着,她脸上再次露出灿烂的笑容。
"沙沙好样的,我为她高兴,专门来为她加油。"张沙沙的大伯张学龙说,助人为乐,是他们一大家人的家风传承。张沙沙的爱人王刚领更是全程陪护,为她的大爱之举保驾护航。
张沙沙捐献期间,河南省红十字会、郑州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也专程赶来为她颁发荣誉证书,郑州中科甲状腺医院院长刘建国和几位同事也专程赶来为这位优秀员工点赞,"她真是非常有爱心的人,看她的笑容就知道,她有多阳光!"
下午17时20分,张沙沙顺利完成捐献,成为郑州市第272例、河南省第720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她捐献的"生命种子"将由志愿者带着搭乘航班送往香港,尽快输入患者体内,帮助重燃生命希望。
相关链接: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亦称:中华骨髓库)是搭建血液病患者、捐献者之间联系的桥梁,是拯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库。截止2019年1月底,拥有入库志愿捐献者资料265万人份,8000余位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挽救了患者生命。
中华骨髓库河南省分库隶属于河南省红十字会,2003年1月开始运行,主要从事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宣传、志愿者招募、血样采集、HLA分型检测及捐献者再动员、捐献者服务等工作。经过十余载成长,现拥有12.7万人份志愿捐献者资料,718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总人数连续6年领跑全国。
16年来,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帮助下,我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不断发展,成功捐献人数不断刷新我省和全国省区历史纪录。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通过中华骨髓库河南省分库成就了挽救患者生命的无私善举,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开展也为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倡导社会和谐、引领社会新风尚、传播社会正能量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最新资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