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新中国美术经典研究展”在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家们怀着对新社会的真挚情感,把握时代脉搏,彰显中国精神,创造出许多经典美术作品。
本次展览是关于新中国美术史的一次基础教育的展览。展览选取了1949年至1980年间新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的100件经典作品,用文献的方式串联成一部独特的新中国美术史,是一门在展厅中可以使观众自主学习的、生动的美术史课程。展览旨在普及新中国美术史的知识,提升对于新中国美术的认知。
对新中国美术史上的100件经典作品的选择,是基于对新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是基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历史发展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把握。通过展览的展示,揭示作品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的价值和意义,考察在当时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总结它们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本次展览由吉林艺术学院、澳门城市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主办,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澳门城市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西安美术学院新中国美术研究所承办。
出席展览的领导和嘉宾有: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苏威,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家春,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澳门书画研究院院长、澳门城市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吉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孙蒋涛,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汉画学会会长、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吉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西安美术学院新中国美术研究所所长、本次展览策展人陈履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湖北美术学院原院长徐勇民。吉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马尚,副校长陈吉风,副校长王俊杰。
本次展览是一个课堂的教学展,是对中国美术史教学的补充。吉林艺术学院是一座有着优良传统的,文脉彰显的艺术学院。本次展出的经典之作不管是教育层面还是审美层面,在新中国每一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并成为我们今天从事创作、从事艺术推广或者美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资源,它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
新中国美术已经走过了将近七十年的历史,它是源远流长的华夏美术史中的新篇章,也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产生的历史概念。这阶段的作品以精心的构思,深入的表现,细致的刻画,独特的语言以及真挚的感情给我们留下深刻而精彩的艺术篇章。吉林艺术学院、澳门城市大学和西安美术学院作为这次画展的三个主办单位,都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和传统走出一条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艺术发展之路,彼此之间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艺术交流和互访的传统,三校的友谊珍贵而绵长。
延安鲁艺的艺术家们奠定了新中国美术最原始的根基,人们需要不断地回望这个具有特殊社会背景的美术模式。陈履生先生的研究十分独到,经过系统地梳理、研究,他率先提出了关于新中国美术的很多概念,在美术展览史上奠定了特有的地位。他的研究,对我们的美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深刻的追问和反思。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央美术学院八位教授回信中就曾讲到美育在塑造人精神灵魂中的作用,新中国美术是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一个阶段,因而本次展览意义显著。
本次展览以新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为线索,以文献的形式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美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一次高度展现新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展览,对于广大师生重温经典、研习经典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让师生进一步加深对新中国美术、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在今后不断的创作出弘扬新时代精神的优秀美术作品。这次展览也是吉林艺术学院和澳门城市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三校之间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合作。吉艺会以此次为起点,继续加强院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展览结束后,陈履生、徐勇民、王家春分别举办了题为《走进博物馆》《视觉文本的遗赠与变异》《美的灵魂才能塑造美的艺术》的专题讲座。
本次展览持续至2018年12月16日。
展览期间,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持续向社会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