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工业资讯 > 正文

浙江浦江上河村:从“上访村”到“诗人小镇”

文章来源: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9-23 16:34:39

 2003年6月,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谋划部署“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提出花5年时间,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VVV大手笔网—中国第一文化门户网站

 
“千万工程”走过了16个年头。如今,浙江众多环境脏乱差、发展不如意的村庄,成为了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绿色家园。金华浦江上河村,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如今眉清目秀
 
五年前还是另一番景象
 
北京时间2018年9月27日上午,美国纽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现场。当浙江省“千万工程”受奖团走上台时,观众席上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这可能是“地球卫士奖”历史上受奖人最多的一次,因为它属于5600万浙江人民和各级领导干部。来自浙江的5位基层代表,上台接过奖杯,发表获奖感言,其中就有来自浦江县上河村(原建光村)的代表。
 
上河村位于浦江县大畈乡黄堂演山下,壶源江流顺着山势在村前拐了一个大弯。如今走在村里,能看见到处都是白墙、灰瓦、红窗,气派的马头墙高低错落;村内古树生机勃勃,清澈溪水闪着粼粼波光……
 
很难想象,四五年前,它还是另一番景象。
 
浦江一直是水晶之乡,上河村又是浦江水晶发源地之一。据49岁的村委会主任陈加祥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自己还在读高中时,村里就出现了最早的两户水晶加工作坊。
 
水晶赚钱,村子里水晶加工户越来越多,最高峰时,全村500来户人家,就有300多户从事水晶加工。
 
但这样的发展模式透支了生态,浪费了资源,造成了农村的环境恶化、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
 
水晶切割打磨产生大量粉末,源源不断地流进壶源江,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变成了浑浊不堪的“牛奶河”。
 
喷枪、切割、抛光的噪音此起彼伏,乡邻间因污水流进自家院子、噪音干扰休息等问题时常爆发纠纷……上河村成了浦江有名的“上访村”。
 
痛定思痛
 
“牛奶河”重新清澈见底
 
如果生活变成“坐在垃圾堆上数钱,躺在医院里花钱”,那这样赚来的钱又有多大意义?
 
上河村坐不住了。2013年村两委班子特意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到天台、磐安等地的“千万工程”示范村参观。“没想到,农村也能这么漂亮,比城里还干净!”这次外出参观,惊醒了上河人。
 
上河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全村300多家水晶作坊进行了大规模整治。符合标准的,迁入县里水晶工业园,规模太小证照不全的一律关停。“做动员时,当然有阻力,有人抗议,有人说怪话,但是主流的声音都是支持。”陈加祥说。
 
“母亲河”壶源江逐渐从“牛奶河”变回了清澈见底。村民们还自筹资金150余万,完成9座亭桥建设、广安桥修复和沿山游步道铺设,还在壶源江上建了一座索桥,将山脚的古道与村子连了起来。
 
陈加祥说,刚开始募资时,村两委心里也没底,没想到从办厂的老板到普通的工人,都很踊跃。“大家都说,只要村子能整治好,亲戚朋友来了自己脸上也有光啊。”陈加祥说。
 
持续的努力下,上河村先后被评为省卫生先进村、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省美丽乡村AAA示范村等。
 
上河村渐渐有了名气。过去,村里一年见不到几个游客,2016年就来了十多万人,今年暑期,日平均游客数都有一万多人。村里相继开出了15家精品民宿,共计床位230多张。村里的手工特产索粉面也供不应求,全村一年光是索粉面的总收入就能达到200万元。
 
尝试转型
 
以全国首个诗人小镇打造旅游产业
 
2015年,村民陈伟明关掉了开在县城的水晶加工厂,但他那座正对着广安桥头的房子价值凸显。2017年,他改造了自家的屋子,在2018年夏天开出了一家民宿,名叫“捨年”。
 
“开始是抱着‘装修漂亮点,自己住也行’的心态,没想到生意远比预想的好。”陈伟明点开手机上的订房APP,国庆长假期间的客房早已订完,“夏天入住率至少80%以上。我的打算是,今年的营收能超过50万元,现在看来,难度不大。”
 
更难得的是,随着环境的改变,村里风气也发生了改变。村民们不再相互提防、动辄争吵,而变得微笑相迎、热情有礼。2016年春节,不经意发生的“2·16”搜救事件,更将千余村民的心紧紧相连,而搜救行动也感动了全国多位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叶延滨等8位诗人到上河采风。借此机会,中国诗歌学会与浦江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全国首个“诗人小镇”选定在上河村,打造诗歌创作的采风、创作基地。
 
2017年底,中国诗人小镇顺利通过国家级AAA级景区验收,目前正积极申报AAAA级旅游景区。
 
新闻+
 
像上河这样变身的村庄
 
浙江已有2.4万余个
 
像上河这样“变身”的村庄,浙江已有2.4万余个。截至2018年底,全省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率61%,污水治理规划保留村覆盖率100%,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9.65%,村庄绿化覆盖率达29%以上。
 
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相关负责人告诉钱报记者,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浙江乡村发展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农业强,大规模发展种养殖业,结果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第二阶段为村民富,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带来工业污染;第三阶段就是‘千万工程’,16年间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
 
浙江并未因成绩而止步。不久前刚刚出台的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范中,全新的100条细则里,聚焦城乡融合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增加了数字乡村、品牌打造、生活便利、文化保护、“三治”结合等内容,高质量提升乡村生态美、风貌美、环境美、风尚美、生活美。浙江未来社区乡村版,已呼之欲出。http://www.dashoubi.org/news/hqsy/2019-09-23/102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