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城联社始终坚守“立足县域、服务地方”初心,以普惠金融为核心,围绕“强网点、惠民生、促发展”主线,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强基固本优网点:打造惠民利企“主阵地”
一是以“硬软兼修”筑牢服务根基。在“硬包装”上,优化网点布局,融合农信“挎包精神”与“服务暖色”,打造服务空间;在“软环境”上,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深化政银合作,优化窗口服务流程,完善非金融服务体系,让网点成为展示品牌形象的“活名片”;在“内功修炼”上,按网点规模配齐人员与机具,规范厅堂礼仪与营销话术,确保客户在任一网点享受“同等同质”服务,筑牢优质服务“基准线”。二是以“场景融合”延伸服务触角。顺应“从网点为中心向场景为中心”的转变趋势,推动金融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将社保、土地补贴等民生业务引入网点,以非金融服务为切入点拓客获客;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延伸服务点运营内涵,辐射周边百姓金融需求;推行“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模式,提升网点产能,让服务从“单点办理”向“综合解决”升级。三是以“科技赋能”提升服务精度。优化对公管户模式,加强资金流动监测,归集日常结算、货款回笼等资金,实现精准服务。
精准滴灌惠民生:织密普惠金融“服务网”
一是扩大服务覆盖面,助力“三农”与小微。以整村授信为抓手,推进新“双基”共建工程,完成辖区农户信贷建档、评级授信,实现“一次授信、随用随贷”;创新“惠农快贷”等线上产品,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向种植户、养殖户等涉农主体投放信贷资金,全力满足农户、小微信贷需求。二是创新服务形式,打通“最后一公里”。选派“金融服务专员”对接各乡镇,深入村街、社区、集市等开展“面对面”宣讲,通过“金融大集”“金融夜校”“村委会大喇叭”等接地气的形式,普及金融知识;依托ATM机、助农服务点、聚合支付等载体,将服务延伸至偏远村落,让村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存取款、转账等业务。三是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服务便利性。推出存贷款、电子银行、“农信e购”等产品“组合拳”,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业务全流程,利用网点电子屏、海报等载体开展宣传,组织“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赋能发展促转型:注入地方经济“新动能”
一是全力服务乡村振兴。以整村授信为契机,组织员工进村入户,重点扶持种植、养殖等涉农经营主体,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为果蔬种植、农产品加工等项目注入资金,助力农业产业升级。二是支持地方重点领域。加大对民生项目、基础设施、经营实体的金融支持,通过精耕辖区金融市场,拓宽服务广度、提升服务速度;聚焦制造业、民营企业、绿色企业,创新融资模式,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输送金融“活水”。三是助推区域协同发展。深化与各级政府合作,发挥政银“牵手”叠加效应,支持地方文旅、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对民生政务、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让网点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纽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合力。
下一步,大城联社将持续深化转型创新,以更优质的服务、更精准的举措,当好惠民利企的“贴心人”、地方发展的“助推者”,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农信力量。来源:大城联社 作者:常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