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网-

大城联社:金融“活水”润乡土乡村振兴绽新颜


作者:Admin

日期:2025-07-15 15:46:30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大城联社始终扎根县域、情系“三农”,以金融为笔、以初心为墨,在广袤乡村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乡风文明的鲜活画卷。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该联社用精准滴灌的服务、创新务实的举措,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乡村振兴的沃土,结出累累硕果。
党建扎深根,筑牢振兴“主心骨”
乡村要振兴,党建是引领。该联社把基层党建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通过建强组织、激活队伍,让红色堡垒在田间地头焕发生机。该联社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架构,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锤炼党员党性,让党员既懂政策又精业务。双基工作站像“红色种子”,扎根全辖覆盖行政村,把党组织的力量转化为助农兴农的实效。党员先锋队走村入户访需求、解难题,在贷款审批、政策宣讲一线亮身份、作表率,让“党建红”成为乡村振兴最亮眼的底色。
产业找对路,激活致富“新引擎”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我们的任务就是帮老乡们把产业做起来、强起来。”针对县域农业特色产业,该联社沉下去调研、俯下身对接,推出“一业一策”信贷方案:种粮大户缺资金买农机,有“惠农快贷”随用随贷;养殖合作社想扩规模,简化流程让贷款“跑”在项目前面。带动小麦种植、生猪养殖等传统产业升级,催生果蔬采摘、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从田间的“麦田忙”到圈里的“猪满栏”,金融“及时雨”让乡村产业从“单打独斗”迈向“抱团发展”。
科技架金桥,打通服务“零距离”
“以前贷笔款要跑好几趟,现在手机上点一点,钱就到账了!”大城县南赵扶镇农户感叹,道出了金融科技带来的便利。面对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该联社按下数字化转型“加速键”推广手机银行、线上申贷平台,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办业务;上线智能审批系统,贷款审批时间缩短一半以上。线下,“金融服务专员”队伍穿梭乡间,老年人不会用手机?专员上门帮操作;偏远村屯网点远?服务站能办存取款、缴水电费。科技赋能让金融服务从“柜台里”走到“田埂上”,从“等客来”变成“送上门”。
小微获青睐,送上成长“定制餐”
“多亏大城联社的‘一企一策’,我们小微企业也能贷到款、贷得起款。”大城县某保温材料企业负责人说。针对县域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该联社送出“定制服务”。通过“走企入户”摸实情,该联社为每家企业建“信用画像”,推出“微易贷”“快易贷”等特色产品,匹配企业生命周期需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优惠利率,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审批流程,确保资金“快、准、稳”到位。银企对接会常态化举办,从贷前调研到贷后跟踪,形成全周期服务闭环。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在金融支持下“破茧成蝶”,成为县域经济的“专精特新”生力军。
服务有温度,普惠甘霖“润万家”
金融不仅有数字,更有温度。该联社把“金融为民”刻在心里,让普惠阳光照进每个角落。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推出“暖心服务”:上门办理社保卡、简化业务流程,让特殊群体办事不犯难。“农村金融夜校”“反诈宣传进社区”活动持续开展,用方言土语讲金融知识,用真实案例教防骗技巧。从田间地头的金融宣讲,到养老院里的业务代办,该联社让金融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情。
如今的大城县,田埂上稻浪翻滚,车间里机器轰鸣,村落间笑语盈盈。大城联社将继续攥紧“支农支小”的接力棒,让金融“活水”更精准、更持续地浇灌乡村沃土,为乡村振兴绘就更加绚丽的图景。来源:大城联社  作者:常正一
 
编辑: 馨怡


喜欢本篇新闻的人还喜欢